冬季保暖保供是一项重大民生民心工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如何确保“煤改气”项目落地运行、推动“煤改气”高质量发展是保暖保供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8年,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确保北方地区群众安全取暖过冬的同时,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今年是国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北方各地区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大力推动冬季清洁供暖,全力推进农村“煤改气”、散煤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京津冀等地区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气价倒挂
河北“煤改气”供需矛盾日显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级政府、企业经过不懈努力,“煤改气”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煤改气”已超过700万户。
与此同时,“煤改气”过程中,仍面临着气源供给不足、气价倒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据了解,河北省存在农村居民“煤改气”气量没有落实、气价没有理顺、供气协议签订难等问题。部分企业反映,由于国家“保量保价”的政策在地方落实不到位、农村居民“煤改气”后应该享受的供气价格难以执行,燃气企业以非居民的形式和用气价格购气用于居民并且与有关企业签订“先收后返”协议,预先多付的用气费用返还周期长而且往往不到位,占用了大量资金。2020年7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天然气合同签约改革,各地和相关企业要尽快完成全年和供暖季合同签订工作,上游供气企业要按照基准门站价格对各地居民气量应保尽保,对“煤改气”等居民用气全额保障。8月13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今冬采暖季气源保障等工作的通知》,要求上游气源企业应主动同各市及下游供气企业沟通衔接,全面签订供气合同,足额保障气源供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北方地区农村散煤替代,有条件的地方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新能源利用。“煤改气”工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确保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保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和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目标的实现。
做好北方地区冬季供热采暖工作,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煤改气”工程要始终把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好国家有关“农村煤改气保量保价”的相关政策规定,统筹兼顾好各方利益主体的诉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尽快出台“煤改气”气量核定具体办法,建立健全“压非保民”(压缩非民用气,确保民用气不受任何极端天气和极端情况的影响)应急预案制度,上、中、下游燃气企业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确保冬季持续供暖作为重要任务,有序将农村“煤改气”和清洁能源推广落到实处。
先立后破
推进“煤改气”成效显著
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是推广清洁能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要不要改”,而在于“怎样改”。保证供暖和保护环境两者并不矛盾,都要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出发,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过去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污染防控形势严峻。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焦作市把健全改造管理机制作为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的重要前提,先谋而后动,通过健全改造管理机制、精细化设计补贴政策、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和加强地方宣传引导等做法,有力保障“煤改气”工作有序推进。焦作市明确区县政府、企业等主体责任,将改造工作的进展及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政府、企业负责人政绩及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奖惩考核”管理过程并制定奖惩制度,对区县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出台《关于建立“双替代”供暖工作督导机制的通知》,明确督导工作方式、内容、要求等相关事项,对全区域改造工作完成情况、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定期通报。通过明确地方责任、完善过程管理、建立督导机制等措施,焦作冬季取暖清洁化水平大大提高,散煤污染排放显著减少,农户燃气取暖成本相较改造前也未明显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累计完成“煤改气”2.1万户。
2018年采暖季,天津市也出现过与河北省类似的情况。2020年采暖季,天津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协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农村“煤改气”工程执行居民门站价格政策,使得农村煤改气保量保价政策在天津得以落实。
“煤改气”工程是农村清洁能源低碳化发展的现实选择,不仅满足了农民生活、炊事需求,也是推进农村生活用能方式转变、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农村地区能源发展较为滞后,是国家能源体系的短板,实施“煤改气”工程、促进农村燃气发展,是在农村地区实现能源普遍服务均等化、促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煤改气”工程对于提高农村生活舒适度和清洁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一步,政府及有关部门、燃气企业等市场主体要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技术促进农村“煤改气”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努力让群众温暖过冬、满意过冬。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