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之栋建设(江苏)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中之栋建设(江苏)有限公司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您的位置:首页>建筑节能
践行时代使命 绘就壮美蓝图 浙江建筑业迈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0-11-20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设报社共同主办2020第二届长三角区域“数字建筑·数字造价”高峰论坛。本次论坛汇聚政、企、研、学、媒等各方力量,共议新形势、新技术、新机遇下建筑业的机遇与挑战,共谋长三角区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转型升级。9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2020第二届长三角区域“数字建筑·数字造价”高峰论坛启幕。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年初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浙江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已经蔚然成风。据介绍,多年来,浙江积极响应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勇当“绿色革命”排头兵,不断朝着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创新引领变革,随着工程建设组织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浙江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得以全面提升。同时,浙江建筑业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争当“一带一路”主力军,积极构建国际业务发展新格局,为“中国建造”汇聚新动能。

多年来,浙江建设人始终不忘建设初心——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刀刃向内自我革新,政策联动为企业减负,持续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一穷二白起步,在砥砺奋进中开拓,从全省走向全国乃至迈向全球,世界正感知着浙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魅力和风采。

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

勇当“绿色革命”排头兵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传统建筑工地的写照。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另一番景象: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从流水线上造好建筑构件,比如梁、柱、楼梯、墙板、阳台等,再到现场组装成一幢幢楼房……工期短、污染少、节约资源和劳动力、低碳环保,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建筑人了然于心。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模式,将房屋建造全过程联接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开发建设、设计研发、生产加工、施工装配、咨询服务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效率、效益和质量。

这是一场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革命。作为建筑业大省,浙江正积极抢抓机遇,率先起步,投身到建筑工业化的浪潮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顺时应势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既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必经之路。”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浙江省已相继出台了深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等政策意见,明确给予容积率奖励、资金补贴、税费优惠等扶持政策。《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更是从立法层面作出保障,明确要求市、县政府确定一定比例的民用建筑应用建筑工业化技术,省财政设立了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同时,大力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浙江钢结构装配式农房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这场“绿色革命”中,装配式建筑不是唯一的主角。有数据显示,住宅装饰装修平均一户可能产生两吨垃圾,其中有85%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与毛坯房相比,由于是统一批量施工,全装修房的成本会明显降低,污染和浪费大大减少,更符合健康、安全和环保的要求,是推行绿色建筑的重要部分,势在必行。近年来,浙江坚持因地制宜、属地管理的原则,强化规划引领,加强质量管控,创新性推广“一实体两公证”做法,实现“所见即所得”,住宅全装修工作稳步推进,得到较快发展。

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要求。善于改革创新的浙江建筑业,正健步迈向“新型建筑工业化标杆省”。2017年~2019年,浙江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已由10%提高到25.1%,预计今年将达到30%。

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

打造建设水平“浙江标杆”

很长一段时间内,浙江建筑业主要采用设计和施工平行发包,由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对设计领域和施工领域分别负责的传统工程建设模式。设计与施工脱节,管理成本高,责任主体多,权责不够明晰,容易造成工期拖延、造价超出预算等问题。

高水平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是高效率、高质量、低风险实现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深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工程总承包试点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省份,浙江大胆探索实践,强化制度建设,加大示范引领,举办各类高峰论坛,大力推广“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出台了《关于深化建设工程实施方式改革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建设工程咨询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标准》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全省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工作由点到面、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浙江累计实施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总承包项目2395个,工程总造价4262亿元。全过程工程咨询省级试点项目55个,目前已竣工26个,工程总投资2534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139个,工程总投资达到593亿元。

加快“走出去”步伐

争当“一带一路”主力军

2009年,浙江完成境外工程营业额仅24亿美元,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6.3亿美元。数字增长的背后,是浙江建设人十年磨一剑的坚韧执着和奋力拼搏。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筑业增加值一直占全省GDP的5.5%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走出去”发展是浙江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启动,浙江对外承包工程取得了较快发展,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浙江建筑业“走出去”,逐步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2019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浙江建筑业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2年,全省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力争达到100亿美元以上,形成一批工程总承包企业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建筑业企业。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浙江建筑业将立足长三角区域建筑业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一体化发展建筑市场体系,激发建筑市场主体活力,以更高站位、更宽领域、更高质量、更深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建筑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

自我革新政策联动

争当服务企业“贴心人”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在推动惠企服务方面,浙江建筑业不断推陈出新,改进办事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关于促进建设行业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了持续推进建设工程综合保险、大力优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交纳、改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开展承诺制审批提升服务水平、建立省市县服务企业三级联动机制等10项具体举措,切实加大对建筑业企业扶持和减负力度。同时,作为全国工程造价改革试点省,浙江正加快完善计价依据体系,推行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

2020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又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在全省工程建设领域改革保证金制度的通知》和《关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的实施意见》,推出了全面推行工程保函、大力降低保证金缴纳金额、实行信用与保函挂钩机制、盘活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等举措,切实减轻建筑业企业负担,有效激发建筑市场主体活力。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浙江通过工程保函为建筑业企业释放保证金511亿元,为企业降本减负100亿元,保函替代率达到了67%,比去年年底增长了45个百分点。

同时,浙江大力推进建筑业“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施工许可有关事项“多合一”审批改革,实行“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并审批、一个批件”,企业当日申报、部门当日办结。全面开展施工图数字化联审和政府购买服务,图审机构出具审查结论缩短至4.4天,为企业减少图审费用支出上亿元。

结合当地实际,浙江创建了“店小二”服务模式。2016年12月1日,东阳市建立了建筑业“店小二”服务中心,平台在方便企业办事的同时,更注重推动行业发展。在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后,建筑业“店小二”服务中心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深化延伸服务深度和广度,使建筑业“店小二”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建筑业企业之家和建筑业企业创新驱动的发动机。

精雕细琢始得玉,千锤百炼方成钢。“我们将坚持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不断深化建筑业改革,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确保建筑业持续稳定增长,努力打造建筑产业现代化和‘中国建造’标杆省。”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


二维码
中之栋建设(江苏)有限公司 电话:15061517666 传真: 邮箱: 地址:无锡市经开区太湖街道立信大厦五楼
Copyright © 2020 中之栋建设(江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0064401号-1   技术支持: